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从中海地产 看央企的“荣耀之路”
从中海地产 看央企的“荣耀之路” 来源:郑州日报

近日,2017年度《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正式揭晓,中海地产母公司中国建筑,凭借1445亿美元营业收入,在世界500强排名中由去年的第27位上升至第24位,继续保持全球投资建设集团领先地位。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建筑新签合同额已达11955亿元。

2017年7月23日,在海南三亚举行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7届年会上,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竞争力百强榜单发布,中国建筑旗下房地产业务旗舰品牌中海地产,荣登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竞争力百强第一名,并以519.06亿元品牌价值连续6年名列中国地产行业品牌价值第一,目前其业务已拓展至欧、美、澳等地。

以中海地产母公司中国建筑为代表的行业领军央企,正逐渐成为全球市场的实力竞争者,而这荣耀背后,是央企走过的一次次与时俱进、履责担当的变革之路。

历经多次变革 国企涅槃重生

1949年新中国成立,计划经济下国企应运而生,撑起国民经济恢复与重建的重任。以中国建筑为代表的国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在一次次变革中焕发新生,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先锋队。

政企分开 中国海外发展成“黑马”

1954年9月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颁布,国有企业全面建立,高峰时期全国曾拥有120万~180万个大大小小的国有工厂,出现全民工业化建设的热潮。在这段波澜壮阔的计划经济建设史中,一大批国企在新中国恢复生产、快速走向工业化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时代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养成的对政府高度依赖、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弊病,致使改革开放前大部分国企处于亏损状态,改革迫在眉睫。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政企分开”“经营管理自主权”的改革方针,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国企终于开始“断奶”。“断奶”后出现了一大批中资企业赴港发展,其中,中建旗下的中国海外发展就在这一时期在香港闯出了名堂。1979年,中国海外发展在港成立,并最终凭借出色的业绩于1992年在港交所成功上市,而在内地,中国海外发展也以中海地产品牌开始走向全国,中国海外发展的成功在赴港中资企业中十分具有代表性。

国资委成立 中国建筑入编“尖子班”

市场化转变阵痛中的国企,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破产潮”,对当时的国民经济产生了巨大震动。2001年中国加入WTO,急需一批在国际市场中富有竞争力的企业。

2003年4月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挂牌,国务院授权其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196家大型国企化身“中央企业”。其中,以中国建筑为代表的数十家国有重点骨干央企主要分布在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包括军工、石化、电力、交通、通信、建筑等。中国建筑是建筑行业中央直管的副部级央企,更是为数不多的不占有大量国家投资,不占有国家自然资源和经营专利,以从事完全竞争性行业而发展壮大起来的骨干央企。

重组兼并 让尖子班“战力飙升”

2003年成立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始终推动央企在兼并重组中做大做强。2017年6月29日,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自此,央企数量从最初的196家正式减少至101家。

央企的数量虽然减少,但规模却不断扩大,按照《财富》杂志于2017年7月20日晚发布的最新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央企在全球500强的数量从6家增加至48家,总利润也从2400亿元增长至1.2万亿元以上。

荣登世界舞台 中国建筑领航“一带一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有企业经过历次改革,竞争力不断提升。伴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深度参与的国际竞争中,如中国建筑这样的央企骨干迅速壮大,在大国崛起中打造“中国名片”。

中国建筑走向世界舞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有实力的中国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央企成为中国境外投资的主力军,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逐步提升,业务分布于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资产规模超过5万亿元。

在7月20日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中国建筑高居世界第24位,排在中国建筑前面的中国企业有4家,分别为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工商银行。自2006年第一次登上500强榜单开始,11年间,中国建筑排名从486名上升至24名,排名上升462名。今年,中国建筑行业共计上榜7家企业,中国建筑高居榜首。

中建&中海打造中国的“世界名片”

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中建、中车、华为、联想等大批优秀中国企业迅速成长壮大,央企由于其特殊属性,更是扛起了民族崛起的家国使命。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被正式提出以来,中国建筑以海外事业部为载体,持续推进构建“大海外”事业平台,在“一带一路”舞台上敢为人先,目前中国建筑已初步形成了覆盖非洲、东盟及周边、中亚、中东欧、拉美地区重点和热点国家市场的营销网络,在“一带一路”涉及的65个国家中布局45国,累计签约额超过601亿美元。2017年上半年,中国建筑新签合同额已达11955亿元。

除承建业务在国际舞台鲜逢对手外,中国建筑子公司中海地产也始终保持地产行业领军地位。自1979年成立,1981年开发内地房地产项目海丰苑后,中海地产从深圳走向全国,经过地产行业38年的深耕,目前已在62个城市开发超过450个项目。其从香港率先引入的“银行按揭购房模式”“样板房营销概念”“物业管理公司”“产品研发标准”等模式,对整个地产行业具有开创性意义。2017年7月23日,中海地产荣登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竞争力百强第一名,并以519.06亿元品牌价值连续6年名列中国地产行业品牌价值第一。同样,中海地产也追随母公司脚步,将业务拓展至伦敦、纽约、悉尼等发达国家核心城市,中建正携手中海用中国品质与中国速度向世界展示中国实力,打造中国企业的“世界名片”。

打造“中原速度” 央企助力城市升级

20世纪80年代“深圳速度”震惊世界,21世纪中原大地强势崛起。多项国家战略叠加,郑州迎来众多政策红利,深耕中原的中国建筑携中海地产,正不断助力郑州城市升级,打造属于中原的“中原速度”。

郑州喜迎政策“红包” 中国建筑深耕中原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核心经济圈。进入21世纪,“中部崛起”成为国家战略,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正成为中国下一个经济增长极。2015年以来,“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贸区”等五大国家战略的相继落地,加上省会郑州“米”字形高铁的逐步成型以及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属于上亿中原人的“中原速度”正在上演。

在郑州,中海地产母公司中国建筑先后投资承建了裕达国贸酒店、中原福塔、新郑机场T2航站楼、郑州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等关乎城市基础及形象的重大项目。中海地产也于2014年拿下原河南警察学院地块,强势进驻郑州,打造人居精品“中海锦苑”。

中国建筑携手中海地产 化身大郑州“城市合伙人”

2016年12月,中国建筑与河南省政府签署“十三五”战略合作协议,“十三五”期间将在河南省投资1000亿元。为积极落实母公司中国建筑与河南省的战略合作协议,中海地产“十三五”期间拟计划每年在郑州市投资超过100亿元。更懂城市,更懂地产的中海地产,正充分依托母公司中国建筑,充分发挥央企的辐射带动优势,化身大郑州“城市合伙人”。

新闻链接:

2017年,千亿央企中海地产在郑州加大投资力度,一举拿下4宗土地,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郑州中海五盘联动,践行央企责任,为中原人民提供更多品质之选。

中海锦苑:三环内博颂路信息学院路,已交付入住,目前仅剩少量街铺在售;

郑政出〔2016〕231号地块,位于惠济区万达旁,临地铁2、7号线,300亩月湖公园;

郑政出〔2016〕234号地块,位于惠济区万达旁,临地铁2、7号线,300亩月湖公园;

郑政出〔2016〕247号地块,位于丰乐路兴隆铺路,临地铁3号线、惠济宜家;

高新区项目,暂未揭开神秘面纱。

据了解,中海地产将以郑州为核心,继续深耕河南,紧密依托母公司中国建筑,继续扩大在郑州的投资规模,为郑州的城市发展、人居升级贡献力量。

相关新闻